全国绿茵少年逐梦“游学杯” 贵州足球氛围再获赞誉
66 2025-08-16
2025年8月15日,随着终场哨声划破球场长空,爽爽贵阳 2025“游学杯”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赛事部分圆满收官,赛事吸引来自全国16座城市22所学校的32支校园精英球队,共计近400名球员参赛。赛事部分为期5天,全国绿荫少年在高密度对决中,用拼搏与友爱写下“快乐足球、文化足球”的青春注脚。赛事由贵阳市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、贵阳市观山湖区教育局联合主办,观山湖城市运营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承办。
城市涌动足球热忱 细节诠释东道主温度
本届赛事中,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赛事东道主展现了浓厚的足球氛围与人文热忱,充满创意的暖心举措与极具地域特色的热情,成为赛场内外一道亮丽风景,为全国参赛队伍打造了一场“宾至如归”的足球盛会,赢得全国参赛队伍的一致赞誉。
主办方将办赛的用心融入城市每个角落与生活细节,让参赛者从抵达一刻便感受到热烈的足球盛事氛围。贵阳北高铁站电子屏滚动播放“游学杯”巨幅欢迎标语;城市核心商圈楼宇灯光秀点亮“敢踢为先”“会踢其后”的赛事理念标语;地铁1、2、3号大屏及全国32省IPTV《看中国》电视大屏轮流播出“游学杯”宣传片。赛事不仅投入专业医疗团队和康复运动损伤治疗团队,还邀请中乙球队“贵州筑城竞技”球员到达赛事现场与小球员进行互动和经验分享,为小球员们的健康和梦想进行双重护航。
此外,为了让体育精神能流动下去,指引每一个孩子继续自己的体育梦、足球梦,赛事主办方特设“制霸全国”冠军流动旗帜,并融合了贵州苗绣纹样地域特色元素,飘扬在赛场上的“制霸全国”不仅鼓舞着小球员们为梦想而战,更代表了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。
“从走出高铁站看到欢迎屏,到收到房间里的加油卡片,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。孩子们说像回到家一样!咱们这个赛事气氛也是拉满了,贵州的足球氛围真的很棒!”包头队教练感慨道。这份超越竞技的人文关怀,成为赛事最珍贵的“无形资产”。
从“一个区”到“一张网” 西部县域的体教融合样本
作为赛事主办地贵阳市观山湖区,2015年获批首批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(区)”。十年来,当地将校园足球写入区委、区政府“一号文件”,形成“政府主导、教育主体、社会参与、市场运作”的四轮驱动模式。截止今年,观山湖区新建、改造中小学足球场地61块,实现“校校有球场、班班有球队”。同时,积极与贵阳市未来阳光足球俱乐部、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,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专业化训练平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近年来,观山湖区已有多人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家队,为全国高校和专业、职业体育队输送足球人才。
观山湖区用十年时间,把校园足球从“课余活动”上升为“育人方式”,构建起覆盖全区、贯通成长的体教融合网络,为西部县域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贵州方案”,托举起更多西部少年的绿茵梦想,书写着体教融合促发展的生动篇章。
“赛事有终点,梦想无终点”,8月15日总决赛篇章拉响,游学篇章即将启动。观山湖区教育局副局长方舒在赛事颁奖仪式上表示,“在‘游学杯’的赛场上,我们既看到了令人欣喜的竞技水平提升,更看到了‘快乐足球,文化足球’的基础内涵,深层价值正在生根发芽。我们希望‘游学杯’成为孩子们走向足球舞台的‘第一块跳板’,也让全国看到贵州发展青少年足球的决心与诚意。”此次赛事同步建立了“贵阳市观山湖青少年足球研究基地”,并将全国22所学校纳入基地成员形成生态,对青少年足球发展研究、经验交流、输送人才建立基础。
从“村超”到“村BA”,再到今天的“游学杯”,贵州正以体育为笔,在喀斯特高原上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。少年追风,黔程似锦。当终场哨响起,胜负已归零;当梦想被点亮,青春正启程。中国少年,未来可期,世界可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