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我国“单挑”整个北约,胜算有多大?能打的比俄军更好吗?
137 2025-04-24
胡志军:1992年奥运会预赛对科威特一战,上半时,我在禁区左边接队友传球,一记凌空抽射,球穿过防守人员的空隙飞入网底。这个进球我反应快,起脚快,力量足,我对此球记忆犹新,别的进球大都记不清了。
胡志军于1985年入选广州少年队,1987年入选广州青年队,1988年入选国家二队,1989年入选中国青年队,1990年入选广州队。1991年入选国奥队,1994年入选国家队。在一系列的大赛中均有过上佳表演。
记者:1994年你在甲A众射手中一马当先,以17个入球荣获首届职业联赛金鞋奖,你这个赛季的状态为啥这么好?
胡志军:当年全队的状态普遍很好,我们队的打法也基本围绕我进行,使我破门的机会多了,机会多了,进球数自然也就多了。球是我射进的,但机会是全队为我创造的,尤其是我的老搭档彭伟国。
记者:1995赛季广州太阳神队的战绩为何不尽人意?
胡志军:在体能测验之后,我队的状态进展比较缓慢。加之开始摆得位置也不好,总认为自己是上届亚军,应当打攻势足球,一定要赢得对手,结果反而导致失利,一段时间几乎把信心都打没了。后来通过对心理和战术的调整之后,队伍的状态才有所好转。当然,俱乐部与球队内部发生的一些问题,对球队的战绩也有些影晌。
记者:你认为南北风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?
胡志军:北方队员身材高大,体力占优势,对抗能力强。而南方球员脚下功夫比较细腻,在场上也比较灵活一些。
记者:你认为锋线队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?
胡志军:有破门的自信和灵感,强烈的破门欲望,技术运用和跑位合理,善于把控机会。
记者:你与彭伟国被称之为梦幻组合,这种组合是怎样形成的?
胡志军:我与伟国在一起踢球已经10余年了。相互间十分熟悉,伟国对我跑位、抢点的位置十分清楚,所以能传出恨有威胁的球。我俩称得上是“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记者:你认为国内哪一位后卫比较难以摆脱?
胡志军:八一队的肖坚,他的身高,力量占优,加上他那紧通式的贴身防守,使我摆脱他增加了难度。
记者:你认为我国职业化的前景如何?
胡志军:职业化带来了竞争机制,调动了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,队员的收入大幅度提高,打主力打替补拉开了档实,球员的表现欲望强烈了,只有表现出色,也才能在转会中提高自己身价。
记者:你有过转会的念头吗?
胡志军:我在广州队待了十余年了,对这支队伍很有感情,大家在一起挺快乐的。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备转会的。
记者:你能对自己来个评价吗?
胡志军:我脚下功夫出色,突破能力强,有一种灵气,在门前捕捉机会的能力较强。
记者:你认为前锋与前卫哪个位置更适合你?
胡志军:当然是前锋更适合我,在这个位置上踢得时间长,比较熟练一些。但我打中场也不会太差,在国奥队时,我就司职中场,我感到自己是比较称职的(笑)。
记者:你父母都支持你踢球吗?
胡志军:可以说一家人都十分支持我,父母、爷爷、奶奶、叔叔都是热心的球迷。
记者:在新一届国家队中,你未能榜上题名,你内心有何感觉?
胡志军:我虽然感到有些遗憾,但我觉得对我关不重要,我踢球就是追求一种快乐,我不会刻意去追求什么,因为有些事不是你想得到就能得到的。作为一名球员,谁不想披国家队的征衣?这是一名球员的最高荣誉。但我对此看得很开,内心十分豁达,1994年亚运会,我并未想到会入选国家队,但我幸运地入选了,我还是耐心地等待机会吧!我相信我的实力和运气。
记者:你能否回忆一个精彩的进球片段?
胡志军:1992年奥运会预赛对科威特一战,上半时,我在禁区左边接队友传球,一记凌空抽射,球穿过防守人员的空隙飞入网底。这个进球我反应快,起脚快,力量足,我对此球记忆犹新,别的进球大都记不清了。
记者:你感到足球生涯给你带来什么收获?
胡志军:足球使我正确认识人生;足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,足球使我在绿茵场上体现了人生的价值。——1995年11月《体育世界》,作者:杨景贤#足球##dou为球狂##中国足球##中超#
忆往昔,青春年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