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见,南苑机场!

北单实体店微信:LYZZ336688 2025-01-07 10:41

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行校验在即,今年9月30日前将正式通航。知道君(xjb-jingshier)从中联航获悉,届时,北京南苑机场目前唯一运营的民用航空——中联航将“一夜转场”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。这也意味着,南苑机场将告别民用航空舞台。

早在2015年,南苑机场搬迁就已经成为“新机场”建设相关工作的一部分。按照当时规划,“新机场”2019年建成投入运营后,由于空域、航道等原因,南苑机场必须停运。

时光回溯到1907年7月的京城,顺着永定门向南十多公里,清政府在南苑镇庑殿毅军操场内修建供飞机起降的简易跑道,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机场,南苑机场由此得名。

今天,百年历史的南苑机场,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次春运。

01

百年机场旁的“百年宾馆”

今年是中联航在南苑机场最后一次春运,距春节还有半个月,已有旅客提着大包小包从这里乘机返乡。南苑机场的航站楼不高,外观也不时尚,但航站楼上遒劲有力的四个字“北京南苑”突显着这座机场的历史。

顺着南苑机场航站楼一路向前,走过一座小小的拱桥,一座充满着北方民居特色的“四合院”便展现在眼前。一对石狮子“驻守”门前,两扇朱红大门左右打开,门面上的朱漆已经有些斑驳,门楣上悬挂着书有“宇翔宾馆”的牌匾。

1月10日,南苑机场航站楼附近的宇翔宾馆。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

宇翔宾馆的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,当时北洋陆军常备军第六镇驻兵南苑,并在原神机营营房基址上兴建兵营。1921年,冯玉祥对原建筑进行整修,并将司令部设于此地。

1990年,北京公布此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官方名称是“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”。“宇翔”二字是当年南苑场站官兵为了纪念冯玉祥名字中的“玉祥”二字而取的谐音,另外由于南苑机场常有空军飞机翱翔蓝天,也有“宇宙飞翔”之意。

兵营建筑均为单层砖木结构,呈行式排列,为传统硬山式,门窗呈西洋风格。“这走廊上方的壁画,都是当年请工艺人精心绘制的,整个院子有2400余幅壁画,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典故。” 74岁的张秉城手指着走廊的壁画告诉知道君。他退休前曾是“宇翔宾馆”总经理,从军队复员后在这里工作了12年。

兵营共分五排,前四排为士兵营房,最后面最高的一座为冯玉祥当年的指挥部,在战争年代士兵营房曾被炮火毁坏,后又依原貌复建。士兵兵营各有名字,分别是“紫藤园”、“玉兰园”、“月季园”和“三友”。

在“宇翔宾馆”,知道君还看到一座哥特式建筑,这里是冯玉祥将军发动“北京政变”的指挥所,“师司令部”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。

02

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座机场

清朝时,南苑原是一座离京城较近的皇家猎场,其占地面积颇大,且周围筑有土墙,苑内放养着许多动物。清光绪年间,京郊发生水灾,从永定河中泛滥出来的洪水冲垮了南苑的土围子,苑内的动物作鸟兽散。皇家猎场从此被废,南苑遂改为他用,成了清军的驻地和练兵场。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校阅场所,北洋陆军第六镇进驻于此。

1904年,从法国运来的两架小飞机在南苑校阅场上进行了飞行表演,这是中国的土地上首次起降飞机。

在南苑场站编辑的一本书中,对南苑机场的历史也有详细记载:1907年7月,清政府最初在庑殿毅军操场内修建供飞机起降的简易跑道,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座机场诞生。与之对应的是,美国最早的军用机场修建于1909年,而日本的首座军用机场则到了1911年才建成。

1月17日,南苑机场,跑道中的中联航飞机。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

从1907年开始,南苑这个京城曾经的郊区在航空领域方面一直前行。

单北京消防_单北京是哪部电视剧_北京单场

1910年8月,留日学生刘佐成、李宝焌在日本制造飞机,因场地使用受限,难以进行试飞,驻日公使胡惟德遂资助他们回国创业。刘佐成、李宝焌回国后,接受清政府的委任,开始试制飞机。

随后,清政府拨款若干,在南苑庑殿毅军操场内建了一座飞机试验厂房,此为中国首次由政府主办飞机制造,在南苑立起的这座厂房,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个航空工厂。1911年,在爱新觉罗·载涛主管并筹办下,中国最早的飞行器研究所正式成立,所址就设在北京南苑大红门。

03

中国航空航天在此起步

航空专家傅前哨介绍,1913年9月,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在北京南苑成立。“南苑航校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向现役军人,如陆、海军有关院校的毕业生,陆、海军机关和部队中年龄在25-30岁的少校以下官佐。第一期飞行学员共招收了50名。其录取标准相当严格,在各军事单位选拔、推荐的基础上,航校还要对他们进行身体检查,体检合格者方可获得参加学科考试的资格。最后,只有那些考试成绩达到要求的人才会被录取。”

傅前哨表示,飞行学员的培养规律和程序,在百年前就已基本确定,南苑航校将飞行学员的教育训练分为“学科”与“术科”两大门类,是相当科学的,定位也比较准确。值得一提的是,组建于清朝宣统年间的南苑航校修理厂,后来又演变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座火箭总装厂,“因此可以说,中国的航空、航天事业都是从南苑机场起步的。”

1月17日,南苑机场,抵达的旅客正在走出机舱。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

1984年,为适应“对外开放,对内搞活”的经济需要,中国航空联运公司正式成立,也就是中国联航的前身。而北京南苑机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也迎来了“为民服务,沟通运输”的新使命。

1986年12月,中国联航正式成立,随后划归空军管理,这一时期的中国联航曾在全国各地开设31所分公司,开通了多条革命老区、少数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等航线,形成了以北京南苑机场为中心的南北相连、东西相接的航空运输和服务网络。

2005年,中国联航经重组划归上海航空和中航材,并首航无锡。2010年,中国联航历经变革正式加入东航,并于2014年宣布向大众化经济型航空公司转型,成为第一家国有低成本航空公司。

04

“相信它一定会越来越好”

看着如今在南苑机场不断起降的飞机,张秉城非常感慨,“你看现在的机坪多好,到了冬天都有除雪车,以前南苑机场扫雪都是靠人拿着笤帚去扫。”早年间还在部队工作的时候,张秉城负责南苑场站的后勤工作。“那会儿一到下雪,我们全体官兵就拿着扫帚赶去机坪扫雪,航班任务量大的时候,扫雪任务就重,雪扫不干净航班起降就会出大问题,马虎不得”。

从1978年至今,张秉城在南苑工作、生活了41年。他对南苑有着炽热的感情,“人们总说‘故土难忘’,我老家在山西文水,但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南苑,南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”。

南苑机场即将完成民航运输的历史使命,对于未来,张秉城并没有想太多,“不管南苑怎么变,我相信它一定会越来越好。”

1月17日,北京南苑机场。图源视觉中国

现在,学者们对于这座百年机场的后续利用及保护问题已经提上议程。

“南苑机场是我国科技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遗址。回望历史,南苑机场百年沧桑所承载的,不仅是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,更是我国现代科技文明一个非常重要的起源点和标志。像飞机这样的科技文物、机场这样的科技遗址,和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一样都享有重要的地位。”航空专家傅前哨建议,应完整保留南苑机场的格局,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能够临时起降军民用飞机的备降场。如果保留部分南苑机场,则可以将其改建为一个占地面积较小的通用航空机场,起降中小型固定翼飞机。另外,他建议,也可将南苑机场改建成一个直升机机场,作为军用、警用、消防、救灾、救护、通用直升机基地。

此外,他还表示,南苑也可以建设一个大型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和一条小型跑道,如果条件还不具备,“也应该在这里建一个广场,立一个纪念碑。通过这种形式,告诉我们的后代,在这片祖国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什么,曾经发生过什么。”

记者 吴婷婷

编辑 大橙子

下一篇: 北青体育谈中国足球2025:有望风清气正健康发展 国字号蓄势待发
上一篇: 【原创】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:周日004意甲-莱切VS热那亚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