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足球规则规定守门员不能用手接回传球?

北单实体店微信:LYZZ336688 2025-03-07 10:13

足球规则规定守门员不能用手接回传球,间接是受1992年欧洲杯的影响改变。在那届杯赛上,丹麦创造了童话奇迹, 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并夺得冠军,门将舒梅切尔功不可没。不仅屡次救险,还多次扑出对方的点球和必进球。

为了最大化地提高防守效率,丹麦队在面对强队的时候节奏压得特别慢,时常会有回传球以及倒脚的过程。通常会是传来传去,后场球员传给守门员舒梅切尔,然后看下形势把球重新抱在手上。拍了几下皮球以后,大脚开到前场的过程。

这个举动,大概会在足球场上拖延有15-20秒左右的时间。

要是一次两次还好,如果一场比赛搞个20-30次呢?比赛的节奏会特别缓慢。球迷们看得是昏昏欲睡,进攻方也是非常不利。每当前场要抢球,后场球员觉得危险传给门将,接着守门员就会用“猛虎扑食”般的动作倒下,把球抱在怀里。

一看就知道在拖时间,但是你也拿对方没辙,毕竟规则上没有限制,他这么做你也不能罚他违例。

为了让比赛的观赏性得到增强,国际足联修订了规则。大概是从1994年以后,就开始规定守门员不能手接队友膝盖以下的回传球。要是有队友踢给他们,只能用脚接,增加防守方控球的难度以及阻止他们故意拖延时间的过程。

而且规则还规定,如果守门员在本方禁区内有以下行为,就会被判罚违例,而且会给对方禁区内的间接任意球:

1、在发出球以前,用手控制球超过6秒;

2、发出球以后,任意场上队员触球前再次用手触球;

3、同队队员故意将球踢给守门员或者接同队队员直接掷来的界外球。

如果有违反上面三条规定的其中一项,那么就会被裁判吹罚。

足球足球_足球比分-即时比分_足球

此项规定制订以后,确实给足坛带来了崭新的面貌,同时也让区域逼抢的战术变得更加吃香。90年代中期,我看意甲AC米兰队的比赛,他们就经常采取压迫性的打法,迫使对方的球员回传。回传以后传球失误断球立即打反击的画面。

由于守门员不敢用手接,只能用脚,也增大了他们的出球难度,经常会有大脚开球直接传给对方球员的情况。

从此以后比赛的观赏性得到提高,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比赛的悬念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,是2001年拜仁VS汉堡的那个间接任意球。最后一轮,拜仁必须不败才能夺冠。汉堡队巴巴雷茨先打进一球,此时比赛剩下不到5分钟了。卡恩鼓励队友,还有时间马上进攻,不要放弃,拜仁后面就一直对汉堡围攻。

由于被压迫得很厉害,汉堡队忙中出错,守门员接应队友的回传球用手去接,结果被判了禁区内的任意球,拜仁的安德森一蹴而就,从而实现了绝平夺冠。

倘若规则没有修订,拜仁也许就会被汉堡队拖延时间给拖死了。也正是由于规则的改变,然后促成了这一经典一幕。

话说守门员不能用手接回传球的规则修订也是有历史意义的。就像我之前所说,前场高位逼抢的压迫得益于这项规则的改变,节奏加快,促使守门员的脚下技术也要变得细腻。那种传统光靠守在门线的守门员的踢法已经过时。

而在当下,诺伊尔的横空出世,更是让“门卫”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化,球队的进攻发起点可以由门将开始组织。手抛球助攻、大脚长传找锋线的破门镜头数不胜数。规则的改变也让门将的进攻属性愈加增强,场面的观感变得十分精彩。

所以我觉得这项规则的改变非常重要,是足球发展中进步的一面,也让这项运动获得了更好推动。

下一篇: 沪媒:裁判“一松一严”左右海港vs横滨结果 中国足球仍缺话语权
上一篇: 中国足球:破茧重生?青训+联赛双引擎能否逆转乾坤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